廣西機械工程學會成立于1962年4月,是一個學術性、非營利性社團組織,現有12個專業分會,5個專委會,80多家會員單位,1300多名會員。
會員是學會的主體,是學會存在的基礎和必要條件,是實現學會民主辦會的組織保證。為會員服務是學會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學會工作人員的神圣職責。
學術交流是學會的基本職能,學會每年均舉辦相關的學術活動,包括學會年會、機械工程國際學術會議、各專業分會的學術交流會、論壇、講座等。
編輯出版是學會促進學術交流的重要工作。學會會刊《裝備制造技術》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技術協會主管、學會主辦的綜合性機械類科技優秀學期刊,至今已出版發行300多期,成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學術交流的平臺。
繼續教育培訓、專業人員資格認證培訓、承辦技能大賽是學會服務社會的有效形式。多年來,學會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開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培訓、科技論文寫作培訓、無損檢測專業人員資格認證培訓以及參與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承辦行業技能競賽選拔賽等工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得到會員和業內同行好評。
學會積極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始終把開展科技咨詢作為促進學會工作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的主戰場,以校企會合作為平臺,充分發揮學會人才薈萃和組織網絡的優勢,積極為政府和企業開展發展戰略咨詢及技術咨詢,聯合組建科研團隊實施科技攻關和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不僅使學會活動更加貼近企業,服務行業,而且有效地加快了學會自身能力和整體實力的提高。
展覽展會是學會開展新技術、新產品展示與交流的重要活動,通過展會,組織會員單位、機械行業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國際同行開展交流與合作,促進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至今,已連續舉辦多屆廣西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并同期舉辦廣西國際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論壇,現已成為學會的品牌項目。
學會堅持民主辦會,以服務為宗旨,重視制度建設,規范工作程序,主動爭先創優,先后獲評為5A級社會團體組織、自治區示范性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先進省區市學會。